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各地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为此,广东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编制了《2023年秋冬季中医药治未病指引》,给予相应的指引和预防建议。其中的很多方法,对一般人都较为适用。
预防食疗方
三款汤饮对症调理身体
进入冬季,中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喝点养生汤饮调理身体。
三参润肺汤 阴虚体质(多体形瘦长,常有手脚心发热、口干咽干、怕热心烦等症状)人群在秋冬季节更易出现口干舌燥、眼睛干涩、心烦不眠等不适。这类人平时可以喝点三参润肺汤,具体做法是:取太子参、沙参各30克,玄参15克,水鸭半只,陈皮、生姜适量。将各种材料洗净,水鸭斩块焯水,与生姜一起下锅爆炒,之后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加入所有食材,慢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
桑菊陈皮茶 平和体质(表现为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人群易受风燥之邪影响,从而出现口鼻干燥、咽喉不适、皮肤干燥等不适。这类人平时可以喝点桑菊陈皮茶,具体做法是:取桑叶5克,菊花4朵,陈皮5克,薄荷2克,用沸水冲泡即可。
五指毛桃炖排骨 体质偏虚人群易出现乏力、怕风、易感冒等不适。这类人平时可以喝点五指毛桃炖排骨汤,具体做法是:取五指毛桃100克,玉竹30克,红枣6个(去核),排骨350克,生姜适量。将排骨洗净焯水,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5小时,调味即可。
沐足疗法
预防感冒效果好
中药沐足疗法可有效预防感冒。感冒初期使用此法,能有效缓解症状。具体做法是:取艾叶、桑叶、菊花、荆芥各5克,肉桂3克,沸水浸泡15分钟后凉至水温合适(不要超过45摄氏度),然后将双足浸入,药液没过脚踝,浸泡15分钟或泡至前额、后背微微出汗,每天或隔日泡脚1次即可。
注意事项:饥饿、饱食时不宜沐足,以餐后1小时以上泡脚为佳。沐足后建议适量饮用温开水补充水分。
忌用人群:肿瘤、心梗、高血压及精神疾病等重症患者;足部皮肤有破损者;对药液过敏者;糖尿病足患者。
艾灸疗法
能较好提升免疫力
艾灸可固护正气、提升免疫力,预防外感疾病,尤其适用于体虚易感人群,老人、儿童也可应用此法。
艾灸神阙穴 该穴位在肚脐中央。艾灸时,手持艾条于穴位上方8~10厘米,灸15~20分钟,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艾灸足三里穴 该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处。艾灸时,手持艾条距离穴位8~10厘米,灸15~20分钟,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中药热敷法
可有效缓解感冒症状
中药热敷法可温经散寒,有效缓解风寒感冒鼻塞、流清涕的症状,且可一次热敷多个穴位,热敷完成后体感舒适。具体做法是:将吴茱萸、小茴香、莱菔子各30克,与海盐500克一起炒热装入布袋,热敷于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风门穴(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腧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日敷1~2次即可。(摘自广东省中医药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