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长期资金"出手!宽基ETF吸金能力再提升,什么信号?

无论是沪深300还是上证50,这些传统指数不仅于今年迎来新发ETF,上市前的前十名持有人还出现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计划等机构身影。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ETF“机构化”趋势的一个新变化:宽基ETF上的机构主力军,正在从此前的券商、私募等拓展到年金和险资等机构上来,这些机构在ETF新发阶段就已介入,成为与中央汇金等机构类似的又一股中长期资金。

上述机构近阶段较为青睐的是大市值蓝筹资产,包括高股息和红利等资产。公募分析认为,红利资产的盈利端可能会受益今年下半年的海外降息过程,但相关红利资产内部会更偏好周期红利资产,而非稳定红利类资产。

年金和险资“卡位”宽基ETF

根据招商基金公告,于9月6日成立的招商沪深300ETF将于9月20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该ETF发布的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该基金的5.86亿份上市份额中,有4.57亿份由机构投资者持有,占比达到77.91%。从前十名持有人情况来看,除了常见的券商等机构外,还出现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计划等机构身影。

具体看,该ETF最大持有机构是招商证券,持有2亿份,占比34.11%,第三到八名持有人则均为年金计划,包括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年金计划、广东省肆号职业年金计划、江苏省柒号职业年金计划、广东省伍号职业年金计划、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年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柒号职业年金计划。加上第十大持有人四川省柒号职业年金计划,这7只企业年金计划合计认购1.01亿份,合计持有比例约为17.24%。

同样在9月20日上市交易的新华中证红利低波动ETF,前十大持有人以险资机构为主。其中,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弘康人寿、同方全球人寿3家险企合计持有份额比例超过16%。此外,刚于9月13日上市交易的天弘上证50ETF,前十大持有人中机构投资者占了6席。其中,上海鹤禧私募基金的鹤禧阿尔法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占比达14.08%。上海证券-国君资管3189FOF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上海证券护航FOF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和方正中期期货的持有比例分别为8.45%和5.63%。

另外,于今年9月2日上市交易的银华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前十大机构同样以私募为主,仅循远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橡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两家私募旗下相关产品就占据了五个席位。

企业年金基金资产净值已超3万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机构密集出现新上市ETF前十大持有人之列,意味着核心宽基ETF的投资价值日益突出。特别是,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所在的中长期资金密集“卡位”宽基ETF,更具备投资性价比。

北方一位公募投研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ETF近年来的“机构化”趋势较为明显,之前被市场关注的多是券商和私募等传统投资机构。但从2023年以来,企业年金或中央汇金等机构购买主流宽基ETF的趋势更为突出。在此前的基金季报或者半年报中,加仓沪深300ETF等宽基产品的更多是中央汇金。从近期新发的沪深300ETF等情况来看,企业年金等机构在新发阶段就已介入。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共有54个企业年金组合买入非货ETF,持有81只非货ETF,持有市值19.71亿元,年初时的持有市值约为13.3亿元,上半年增加幅度近50%。其中,持有市值居前的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年金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年金计划、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年金计划,持有市值分别为6.92亿元、2.54亿元和1.75亿元。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资产净值约为3.25万亿元,建立组合数为5677个。今年一季度,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为294.35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为0.96%。从完整年度看,2007年至2023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年均收益达到6.26%,除极个别年份出现亏损外,绝大部分年份保持了良好收益。

可能会更偏好周期红利资产

从持有的宽基ETF底层资产来看,上述机构近阶段较为青睐的是大市值蓝筹资产,包括高股息和红利等资产。公募分析显示,历经此前阶段性调整后,高股息红利等资产已具备较好投资价值。

华夏基金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近年来红利资产的行情演绎可分解为,首先由配置型投资者逐步“抱团”形成趋势性行情,交易型投资者“中途上车”,放大了红利资产的价格变化幅度。从中长期配置角度看,配置需求驱动的红利资产底层逻辑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在国内经济延续修复态势下,盈利趋于低增速低波动,红利资产凭借较强的确定性仍有望受到持续关注。另外,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鼓励提高分红,而保险、公募被动ETF等机构增量资金入场,尤其在银行板块还有增配空间,意味着红利投资的长期价值仍值得高度关注。

中欧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基金经理方申申表示,当下经济增速不确定性仍然较高,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现金流的红利型企业就具有相对优势。叠加新“国九条”以及央企的市值管理诉求,这类企业的分红意愿或更加凸显。稳定现金流、分红意愿强,红利类资产这两大优势让其成为投资者较为偏好的优质压舱石类配置资产。

“国内经济财政政策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进一步发力,从而改善总需求。但长期看红利资产内部会更偏好周期红利资产,而非稳定红利类资产。”宏利基金宏观策略投资部副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基金经理庄腾飞对券商中国记者分析称,首先,周期红利资产的盈利端可能会受益今年下半年的海外降息过程,整体大宗商品的价格维持高位的概率较高。海外降息过程和全球货币体系的演化将是未来较为重要的宏观变量;其次,市场在分享境内长周期长端利率中枢逐步下行过程中的红利资产重估时,依然要面对阶段性长端利率上行扰动冲击风险,类债属性的稳定红利资产就缺乏有效应对能力,在这个方面,周期红利资产相对于稳定红利资产有显著的优势。

责编:战术恒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香港经济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6月25日,AI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再创历史新高,达154.31美元,市值跃升至3.76万亿美元,重登全球市值第一宝座。这一涨势得益于英伟达在AI领域的持续发力以及市场对其AI芯片需求的强劲增长。英伟达的Blackwell芯片性能出色,为AI[全文]
    2025-06-26 23:38
  • @page{size:8.27in11.69in;margin-left:1.25in;margin-right:1.25in;margin-top:1in;margin-bottom:1in} p{line-height:115%;tex[全文]
    2025-06-23 22:18
  •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闫晓寒“戴帽”一年后,苗药龙头ST百灵(002424.SZ,下称“贵州百灵”)向深交所申请“摘帽”。6月18日晚间,贵州百灵发布公告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已经完成整改;公司已满足规则要求的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条件;公司[全文]
    2025-06-19 23:27
  •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郭鹏5月26日,阳光100中国(02608.HK)发布公告,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国际”)已于2025年5月21日和5月22日于公开市场出售由乐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昇控股”)质押予海通国际[全文]
    2025-05-27 00:36
  • 北京5月20日讯 朝阳科技(002981.SZ)披露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宁波鹏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宁波鹏辰”)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期限届满的告知函》,截至2025年5月16日,宁波鹏辰本次股份减持计划期[全文]
    2025-05-22 23:05
  • 曾稳居白酒前三的洋河股份,如今陷入增长困局。2024年其营收净利双降,行业排名跌至第五。从库存积压到渠道矛盾,从产品竞争力不足到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洋河的困境既是行业周期的缩影,更是其自身战略与管理问题的集中爆发。洋河增长困境,谁最着急?吴[全文]
    2025-05-16 01:42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香港经济网 hk.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